乡风文明实践积分回馈实施细则
(参考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移风易俗,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按照市文明委和区文明办工作部署,结合村居(具体村居)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工作目标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围绕农村“四德”教育,以“孝、诚、勤、洁”为主题,通过全面推进“十抵制十提倡”,破除铺张浪费、炫富攀比、大操大办、厚葬薄养、封建迷信、黄赌博、“等靠要”等陈规陋习和不良风气,树立诚实劳动、勤劳节俭、崇尚科学、讲究卫生、孝敬父母、邻里和谐等文明健康的乡风民风,实现乡风民风美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
第三条 文明乡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保障,乡风文明积分激励管理办法坚持区统筹、乡镇(街道)组织、村(社区)实施、群众参与,建立以“基础类积分+提升类积分+积分转化”为抓手的积分制工作方法,充分调动群众参与脱贫攻坚、参与乡风文明建设、参与村集体事务、参与互帮互助的积极性、主动性,使群众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促进社会风气不断向好。
第四条 乡风文明积分参与对象为村(社区)内全体在家群众,参与群众以户为单位进行积分管理。
第五条 乡镇街道宣传部门(党政办或党群办)是乡风文明积分激励管理办法的主管机构,负责指导、督促全镇各村(社区)乡风文明积分激励工作。
第二章 积分类别、项目及内容
乡风文明积分类别分为基础类积分、提升类积分两大类,基础类包括爱国、爱社区、爱家“三爱”项目六项内容,提升类包括环境好、风尚好、商业好、习惯好“四好”项目十九项内容,积分内容共二十五项。驻村工作队联合村(社区)两委成立积分制管理评审委员会,负责制定本村(社区)基础类积分和提升类积分实施细则,明确各项内容积分分值,若基础积分有一项未达标,则基础积分归零,若存在“七有”情形之一,则基础类积分和提升类积分归零。
一、三爱
(一)爱国
1.爱党爱国:要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
2.遵纪守法:要自觉遵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市民守则、村规民约,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
(二)爱社区
3.遵德守礼:要注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养成。
4.村容整洁:要爱护公共卫生和村容村貌,遵守公共秩序和规则,崇德尚礼、知行合一。
(三)爱家
5.平等和谐:要彼此扶助,遇到特殊困难不离不弃、舍己为家、尽心尽责。要长幼有序、孝老爱亲、包容接纳、共同分享。
6.文明健康:要奉行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二、四好
(一)环境好
7.美化民居:积极响应改风貌政策,支持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推进改风貌、改习惯“两改”工程。
8.净化环境:室内干净整洁,门前三包,畜禽圈养,无柴草乱放、粪便乱堆、垃圾乱丢、污水乱流、乱搭乱建等“五乱”问题,无“脏乱差”现象,清洁宜居。
9.绿化庭院:有植绿护绿爱绿意识,积极参与村庄美化建设和农村庭院绿化,房前屋后栽花种树,修建花台。
(二)风尚好
10.孝老爱亲:注重家庭、家风、家教,孝敬父母、关爱子女、夫妻和睦,家庭关系和谐,在文明家庭建设中走在前列,群众广为颂扬。
11.诚实守信:在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中,始终坚持诚信为本、操守为重,以诚待人、以信取人,履约践诺、言行一致,具有很高的社会信誉和良好的守信形象。
12.助人为乐:充满爱心、乐善好施,长期主动无私帮助他人,赢得群众高度赞誉。
13.见义勇为:秉持公平正义,弘扬社会正气,关键时刻临危不惧、挺身而出,勇于维护国家、集体利益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4.勤俭节约:勤俭持家,不铺张浪费。
15.自强不息:不等不靠不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不甘贫困、自立自强。
16.邻里和睦:邻里不吵架打架,相互帮助,和谐共处。
17.示范引领:获评各项荣誉。
(三)收入好
18.勤劳致富:不等、靠、要,积极发展经济项目,坚持勤劳脱贫、勤劳致富。
19.带动他人致富:带动其他贫苦居民就业或创业,收入显著增加,为村经济发展做贡献。
(四)习惯好
20.积极上进:崇尚科学,参加科学知识、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培训,家庭成员学历提升,创业本领和致富能力提升。
21.移风易俗:自觉抵制婚嫁恶俗、喜事新办,抵制丧葬陋习、文明治丧。不大操大办、不违规泡酒,不信封建迷信、不烧香、不拜佛,不打卦、不算命,不信“神医”、不看风水,不信奉和参加邪教。不酗酒、不滋事,不涉黄、不赌博,不贩毒、不吸毒。
22.生活健康:讲卫生,树立现代健康理念,勤洗脸、勤洗头、勤洗脚、勤洗澡、勤洗衣被、勤漱口、饭前便后勤洗手、勤洗餐具。
23.文明有礼:自觉摒弃言语粗鄙,不高声喧哗,不讲粗话、不说脏话、不随地吐痰、不乱扔东西。
24. 热心公益:倡导“友帮友、邻帮邻、户帮户”的社区志愿服务风尚,参加社区特色志愿服务队伍,参加救难帮困、法律服务、洁净家园、文体活动、环境保护、助农助耕等志愿服务活动。
25.活动积极:积极参加文明社区创建、文明家庭创建、群众性文化活动、“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积极参加治理污染和节约资源活动。积极参与文艺演出、体育健身、技能比赛、农产品大赛。积极参加“家风润万家”活动,传承好家训,有体现传统美德、符合生活实际的新时代家规,以好家规规范家庭成员的言行,自觉树立良好家风。积极参加“讲习所”、扶贫夜校举办的各种活动。自觉学习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科学生产,勤奋做事,勤勉为人。
三、七有
负面清单
1. 有家庭成员非法上访及参与重大群体性上访事件的;
2. 有家庭成员参与“黄、赌、毒”及其他违法行为的;
3. 有家庭成员在文明、诚信等方面有不良记录的;
4. 有家庭成员不赡养老人及其他不尊老爱幼行为的;
5. 有家庭成员违规泡酒、大操大办的;
6. 有家庭成员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
7. 有家庭成员违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其他行为的。
第三章 积分转化
积分的转化运用分为物质兑换、通报表扬、礼遇鼓励三类,村(社区)统筹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探索积分转化运用形式。
(一)物质兑换。依托乡风文明积分兑换超市,利用积分兑换制,促使群众积极参与乡风文明建设、村级义务劳动,激发内生动力,引导群众形成良好习惯。
(二)通报表扬。村(社区)对乡风文明积分制管理中分值高的3—5户农户进行通报表扬,结合脱贫攻坚工作,有效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激励贫困户自主脱贫,实现扶贫和扶志的有机结合。
(三)礼遇鼓励。村(社区)两委邀请本社区乡风文明积分高的3—5户农户开展“榜样面对面”宣讲、参加工作座谈会等活动,在政策允许情况下给予倾斜支持,让他们有归属感、认同感、获得感。
第四章 积分管理制度
(一)建立积分评议制度。结合实际为每户居民制定一份“乡风文明积分手册”,依托微信、QQ等网络工具建立乡风文明积分平台,每月底由社区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组织积分制管理评审委员会根据各户当月实际,对照积分标准进行评议和审核。
(二)建立积分兑换制度。群众自愿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或为乡风文明建设做出一定贡献的,均奖励一定分值的积分,并按照积分在积分超市兑换相应的日常生活用品,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三)建立超市管理制度。加强对积分超市的管理,突出物资募集与采购、仓储与管理、发放与领取三个重要环节,建立符合社区实际,简便易行,能调动居民参与并符合居民需求的管理制度。
第五章 积分审核流程
设立积分联络员,负责居民积分申报、记录、初审等具体工作,每月底按时向驻村工作队和社区提交汇总情况作参评参考。
(一)坚持每月申报记录一次。积分申请居民可通过口头、电话、短信、QQ、微信等多种方式向联络员申报,申报时要清楚告知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事由,并提供相关证据,参加集体组织事务的,由社区负责提供相关证据。
(二)坚持每月审核公示一次。驻村工作队、社区两委、积分制管理评审委员会每月对提供的积分进行审核认定,并将居民的积分情况在醒目位置进行公示,接受广大居民的查询、监督,居民对积分有异议的,可进行反映,积分制管理评审委员会调查核实后,及时将调查情况反馈给居民并对积分及时调整。
(三)坚持及时核对奖励。年度内积分实行累计使用,兑换后扣除相应积分,年底清零,次年重新积分。要做好积分管理,每月对各居民的积分进行核对,对已经兑换的要做好积分清理公示。
第六章 积分使用说明
为促进人和社区乡风文明的建设,现对积分使用进行如下说明。
(一)基础类积分根据上年表现在每年1月计入到在家居民总积分中;
(二)兑换条件:每月集中兑换一次;
(三)分值设定中“8.净化环境”根据每月环境检查结果单独评定积分;好为1分/月,一般为0.5分/月,差不得积分。
(四)分值设定中“9.绿化庭院”需要本人申报并提供相应依据方可加分;
(五)分值设定中“10.孝老爱亲”、“11.诚实守信”、“12.助人为乐”、“15.自强不息”在每年7-9月评选,根据当年实际每项评选3—5人;没有符合条件的可不评选。
(六)积分未使用不清零。
附:乡风文明积分项目分值设定参考
附:
乡风文明积分项目分值设定参照表
类别 | 项目 | 积分内容 | 分值 | |
基础类 | 爱国 | 1.爱党爱国:要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爱国爱社会主义,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1分) | 6分/年 | |
2.遵纪守法:要自觉遵循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市民守则、村规民约,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1分) | ||||
爱村 | 3.遵德守礼:要注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养成。(1分) | |||
4.村容整洁:要爱护公共卫生和村容村貌,遵守公共秩序和规则,崇德尚礼、知行统一。(1分) | ||||
爱家 | 5.平等和谐:要彼此扶助,遇到特殊困难不离不弃、舍己为家、尽心尽责。要长幼有序、孝老爱亲、包容接纳、共同分享。(1分) | |||
6.文明健康:要奉行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养成良好行为习惯。(1分) | ||||
提升类 | 环境好 | 7.美化民居:支持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推进房屋风貌改造。 | 1分/年 | |
8.净化环境:屋内干净整洁,门前三包,畜禽圈养、无柴草乱放、粪便乱堆、垃圾乱丢、污水乱流、乱搭乱建等“五乱”问题,无“脏乱差”现象,清洁宜居。 | 加1分/次 扣0.5分/次 | |||
9.绿化庭院:有植绿护绿爱绿意识,积极参与植树造林和村庭院绿化美化,房前屋后栽花种树,修建花台。 | 1分/年 | |||
风尚好 | 10.孝老爱亲:注重家庭、家风、家教,孝敬父母、关爱子女、夫妻和睦,家庭关系和谐,在文明家庭建设中走在前列,群众广为颂扬。 | 3分/年 | ||
11.诚实守信:在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中,始终坚持诚信为本、操守为重,以诚待人、以信取人,履约践诺、言行一致,具有很高的社会信誉和良好的守信形象。 | 3分/年 | |||
12.助人为乐:充满爱心、乐善好施,长期主动无私帮助他人,赢得群众高度赞誉。 | 4分/年 | |||
13.见义勇为:秉持公平正义,弘扬社会正气,关键时刻临危不惧、挺身而出,勇于维护国家、集体利益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重大社会影响。 | 10分/次 | |||
14.勤俭节约:勤俭持家,不铺张浪费。 | 1分/年 | |||
15.自强不息:不等不靠不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不甘贫困、自立自强。 | 3分/年 | |||
16.邻里和睦:邻里不吵架打架,相互帮助,邻里和谐。 | 1分/年 | |||
类别 | 项目 | 积分内容 | 分值 | |
风尚好 | 17.示范引领 | 获评全国文明家庭、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等国家级荣誉。 | 10分/次 | |
获评市级文明家庭、道德模范、重庆好人等重庆市级荣誉。 | 8分/次 | |||
获评区级文明家庭、道德模范等涪陵区级荣誉。 | 6分/次 | |||
获评镇级文明家庭、道德模范、勤劳致富典型等乡镇级荣誉。 | 4分/次 | |||
获评村级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清洁农户、道德模范等村级荣誉。 | 2分/次 | |||
收入好 | 18.勤劳致富:不等、靠、要,积极发展经济项目,加入合作社,坚持勤劳脱贫、勤劳致富。 | 2分/年 | ||
19.带动村民增收:带动其他贫苦村民就业或创业,收入显著增加,为村经济发展做贡献。 | 2分/次 | |||
习惯好 | 20.积极上进:崇尚科学,参加科学知识、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培训,家庭成员学历提升,创业本领和致富能力提升。 | 2分/次 | ||
21.坚持移风易俗“十抵制十提倡”:抵制家园脏乱、提倡清洁宜居;抵制不孝父母、提倡孝老爱亲;抵制婚嫁恶俗、提倡喜事新办;抵制丧葬陋习、提倡文明治丧;抵制乱摆酒席、提倡节俭适度;抵制迷信邪教、提倡崇尚科学;抵制好逸恶劳、提倡勤劳致富;抵制不讲诚信、提倡诚实守信;抵制沉溺赌博、提倡健康娱乐;抵制强梁蛮横、提倡邻里和谐。 | 5分/年 | |||
22.生活健康:讲卫生,树立现代健康理念,勤洗脸、勤洗头、勤洗脚、勤洗澡、勤洗衣被、勤漱口、饭前便后勤洗手、勤洗餐具。 | 1分/年 | |||
23.文明有礼:自觉摒弃言语粗鄙、高声喧哗、不爱护公物、不守公共秩序等不良行为,做到不讲粗话、不说脏话、不随地吐痰、不乱扔东西。 | 1分/年 | |||
24.热心公益:倡导“友帮友、邻帮邻、户帮户”的社区志愿服务风尚,组建社区特色志愿服务队伍,参加救难帮困、法律服务、医疗救护、文体活动、环境保护、助农助耕等志愿服务活动。 | 2分/次 | |||
25.活动积极 | 积极参加文明社区创建、文明家庭创建、群众性文化活动、“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 | 2分/次 | ||
积极参加环境保护、治理污染和节约资源活动。积极参与文艺演出、体育健身、技能比赛、农产品大赛。 | 2分/次 | |||
积极参加“家风润万家”活动。传承好家训,有体现传统美德、符合生活实际的新时代家规,以好家规规范家庭成员的言行,自觉树立良好家风。 | 2分/次 | |||
积极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的各种活动。提升就业、实用技能,掌握政策,带头学习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科学生产,勤奋做事,勤勉为人。 | 2分/次 |